有些企业会找到前景比较辉煌的增长机会,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花大力气寻找新的商业模式。IBM的首席执行官塞缪尔•J•帕尔米萨诺(SamuelJ.Palmisano)说得很直白:“你要么实现发明创新,要么彻底完蛋。”如果你不想彻底完蛋,你就不得不格外留心商务环境的变化,并有能力迅速采取行动利用这种变化。

希望通过兼并和收购来实现发展、取得成功的领导人们最好三思。收购看起来常常是个好主意,因为这样有希望提高规模经济或者通过增效作用而产生效率—或者至少表现出看起来像是进步的收入增长。有时的确如此。而有些公司确实通过收编战场上的残兵败将并将他们锤炼成材来实现兴旺。其中著名的案例有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份有限公司(BerkshireHathaway)和私人拥有的科氏工业集团(KochIndustries)—在福布斯最大私人公司榜上排名第二,预计收入为400亿美元。通用电气在20世纪80年代收购困境中的RCA之举在当时看起来像是一次盘算失误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但是,在出售了RCA的电子消费品和太空业务之后,通用电气最后成功地获得了全国广播公司(NBC),将它扭亏为盈,并接着将它建设成为年复一年地产生巨大利润的网络摇钱树。

但是,在错误的缘故下进行的收购行为太多了,而这些收购的比例要比成功者大得多。其中有许多都是数字拼图游戏,目的是收入增长(并且常常是为了—虽然从来没有明说过—首席执行官管辖领地的扩张和自尊心的膨胀)。“这次收购会提高收益。”首席执行官会这么说。他的意思是,此举至少在一到两年内将促进每股收益的提高,从而使得股票更有吸引力。但是,财务目的驱动下的收购行为与经济现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联系。它可能会产生现金流或投资回报方面的根本性提高—但也可能做不到。当收购行为实现不了这个目的的时候,收益增加带来的益处就可能在一夜之间蒸发。

当行业面临整合的时候,小角色也希望进行兼并,他们的并购欲望背后是同等程度的恐惧和激动。在恐惧感的驱使下,有些公司进行了防卫性兼并,期望因此能够保护自己免于被大企业吞并。还有些公司激动地希望能够收购足够的企业而生存下来。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就像增收型兼并一样,这些交易的经济意义都屈从于管理层能够看到的短期利益。

有时,公司进行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压缩所在行业中的多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转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拉里·博西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拉里·博西迪..并收藏转型最新章节创新转型—新3M的故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