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导致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拉美地区包括阿根廷和巴西等国的众多私营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银行瘫痪和股市暴跌更是雪上加霜,难以获得维持经营所需的资金。加入街头抗议的包括大批公务员,他们的工资、医疗、养老保障等,也因银行冻结存款几乎陷于中止。

2002年1月31日~2月5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美国纽约召开,与此同时,反全球化的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召开。150多个国家的劳工组织、农业工人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6万多人出席了会议。世界社会论坛反对“由自由市场控制”的全球化,反对“新自由主义的过分做法导致的灾难、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宣言主题是“为了抵制新自由主义、军国主义和战争”。吴鑫,同前所引网页。

拉丁美洲的愤怒其来有自。作为他们现代化进程的范本,美国人曾经向他们许诺说,如果实行新自由主义,他们就能够得到经济增长和更多的收入。但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他们的平均收入实际上只仅仅与1980年持平,而且,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一些人甚至更穷了,就像他们一直以来所担忧的那样——有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从以前的体面生活中跌入到赤贫阶层。

中产阶级:现实还是幻象?

在时评《发展及其幻象》中,奥克塔维欧·帕茨精确地表述了他所谓的如墨西哥所遭遇的“现代性的困扰”,但这一表述直到1972年才被人们普遍接受。他所感受到的,是拉美人民一直以来经历的、一种植根于“现代性的狂想”之中的冒险传统。这种“现代性的狂想”是欧美地区的舶来品,它从未与巴西人乃至拉美人民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但却很像是生活中真实而具体的碎片的折射。正是这种错觉导致巴西人将实际上并不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性作为普世价值,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但最终,他们的“现代性的狂想”却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巴西的现代化学者早已认识到了这一困境。在192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奥斯瓦尔德·安德雷德试图确认这样一个事实:中产阶级别无选择,只能通过来自其他国家的理念和模式来面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利用巴西根据欧美经验所产生的“异邦的想象”,他宣称,在现代化的世界里,巴西人民不得不拼凑和塑造“非我之我”,随之而来的是矛盾丛生。他认识到,就像在艺术中一样,在社会与政治生活中,不必强行割裂国外与国内、内部与外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

巴西一部著名的小说《中产阶级》中的主人公托库托说过:“中产阶级将始终存在,因为它必须存在,并且永不消亡。”对于巴西中产阶级来说,“理想终将实现”的信念来自于信仰的必要性,他们依赖它继续生活下去。

在这一点上,巴西中产阶级与欧美地区的同类别无二致。中产阶级的神话一直以来就代表着20世纪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从它在巴西出现开始,由于缺少所有制、权力以及系统性组织而被贬抑的巴西中产阶级,一直不曾完全认同和接受它,这种矛盾的情感里既有着深深的期望,同时又充满了怀疑。假如直到现在巴西的中产阶级仍然没有彻底清醒地认识到中产阶级理论在拉美地区和巴西本国所遭遇的困境,那或许是因为,体面的工作、温馨的家庭以及他们一直以来所认同和遵从的伦理规范提供了缓和和化解的途径,依靠它们,中产阶级才得以在沧桑巨变的严酷考验中辗转求生。

周晓虹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中国中产阶层调查》身处变迁下的台湾中产阶层(3),希望你也喜欢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最新章节四困境:巴西中产阶级是否真的存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