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九边”,字面意思就是在北部边防区设立的九个边镇。“九边”真的只有九个边镇?

不对。

在弘治十四年,九边正式形成。然而很快,明朝就因为边防形势的变化而拆分设置了很多新的军镇。

比如昌平镇。

嘉靖二十九年,蓟州镇拆出西境置昌平镇,简称昌镇,总兵驻昌平州城。

昌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护明代皇家陵寝,毕竟明十三陵就在昌平,不过设置昌镇的时候才是七陵。

可见他们的工作和驻扎在南京的孝陵卫差不多。

当然,孝陵卫是卫所建制,现在早烂的不成样了。昌平镇好歹是营兵,应该还有一点点战斗力吧。左良玉南下剿贼就带着两千昌平兵。

再比如保定镇。

保定是出京第一府,又是京师的南大门,地位很重要。

嘉靖三十年,宣府、大同、蓟州三镇之间设立保定镇,简称保镇,也叫易州镇。

保镇主要负责倒马三关的防务,也就是山西和直隶的那段长城的防务。总兵驻保定,春秋两防驻浮图峪,遇警驻紫荆关。

保定总兵麾下编有分守参将4人(紫荆关、龙固二关、马水口、倒马关四参将),游击将军6人,坐营中军官1人,守备7人,把总7人,忠顺官2人。

总兵标下旗军3220名,正兵营旗军2187名,奇兵营旗军1500名,忠顺营旗军1500名,紫荆关将井所辖浮图峪、白石口、宁静庵、乌龙沟、盘石口,原额旧数常守并轮班备御及防秋官军壮乡夫共13938名。

现在这些都是营兵,但最早在保定的都是卫所兵。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之后,将首督由金陵迁到了北平。

为了防御南方势力可能对京师造成的威胁,朱棣于永乐元年将原驻内蒙大宁的都司部队主力,南迁到了京师的南大门保定。而且未改名称,仍叫大宁都司。

大宁都司原在蒙古时下辖10个卫,统辖军队将近60000人。南迁后兵力大为减少,到保定的初期总兵力为19216人。

其中本城守卫3232人,左卫1843人,右卫1766人,中卫3485人,前卫3676人,后为2824人,茂山卫1413人,紫荆关卫977人。平均一个卫才2200多人,比在蒙古时的平均每卫5600少了一半多。

明中期后,原实行的军队卫所制逐渐改为营兵制,那帮大宁都司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三院老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院老哥并收藏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最新章节第180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