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恶,并不是指他的人性不好,而是因为他身为大明武将,却不能胜任武将的职责,甚至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南明弘光朝和隆武朝的两朝断送,郑鸿逵都负有相当的责任。

第一次,弘光元年,郑鸿逵任镇江总兵,镇江是江防要地,南明朝廷任他为镇江总兵,赋予他重任,镇江能否坚守直接关系到明朝能否与清朝划江而治。但最终的结果令人失望,郑鸿逵军与清军刚一接战便兵败撤退,毫无坚守死战之心,以至于长江天险变得无险可守,清军轻易渡过长江。

如果是崇祯帝在位,只这一罪就足以杀头了。

郑鸿逵退往福建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藩王唐王朱聿键,也就是后来的隆武帝。

朱聿键是南明几个君王中最有才干,也最能有所作为的一个,但可惜他遇上了坑爹的郑家兄弟。

二人结识后,郑鸿逵将唐王迎往福建,并和其兄郑芝龙一起拥立唐王在福建登基称帝,是为隆武帝。

隆武帝登基后多次命令郑氏兄弟出兵援助江西和浙江的抗清行动,但是郑氏兄弟只是一味敷衍,根本不愿意出兵。1646年正月,闻清军逼近,郑鸿逵下令撤退,将福建天险仙霞关送给了清军,自此福建无险可守,隆武帝得知消息大为恼火,指责郑鸿逵“始则境内坐糜,今复信讹撤转,不但天下何观,抑且万世遗耻。未有不能守于关外而能守于关内者!”并将郑鸿逵降职处理。

但已经不能挽回军事上的劣势了。数月之后,清军攻入福建,隆武帝在撤退途中被俘,绝食自尽,隆武政权宣告失败。

如果当日郑鸿逵能坚守仙霞关,以仙霞关的险峻,清军绝对难以突破,隆武朝必然可以转危为安。

两朝两天子,都间接丧于郑鸿逵之手。

为什么有天险却不坚守?这跟郑家兄弟总是想要保存实力、自私自利的海寇性格有很大关系,当然了,归根结底是缺乏忠义之心。

不过比其兄郑芝龙稍强一点的是,郑鸿逵最后并没有投降满清,而是跟随侄子郑成功起兵抗清,但糊涂事却也没少做。永历五年1651年,厦门之战中,郑鸿逵率军截住了败退的满清提督马得功退路,原本是到手的大功,不想郑鸿逵最后竟然放走了马得功,只因为马得功以他母亲的性命做要胁。一军之主将,竟然如此儿戏,只为一母,就置万千将士的牺牲于不顾,可想郑鸿逵这个人是何等糊涂。

朱慈烺对郑鸿逵不喜,甚至是有点厌恶,不过却不能表现出来。他现在必须竭尽全力拉拢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崇祯十五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韭菜东南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韭菜东南生并收藏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1240章 如果有来生